2022 遠距照護列車活動進入尾聲了!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參與,我們共收集到 15 篇個案照護故事,有初確診糖友、長期拒絕胰島素治療、想要減重,或是想調整飲食但不知道方法的個案,智抗糖也幫忙整理成六個常見的照護情境。
投稿的醫護人員,分享他們如何釐清個案遇到的問題,制定控糖計畫,並透過智抗糖平台,幫助他們一步步達標。一起來看精彩回顧吧!
投稿的醫護人員,分享他們如何釐清個案遇到的問題,制定控糖計畫,並透過智抗糖平台,幫助他們一步步達標?一起來看精彩回顧吧!
2022 遠距照護列車活動進入尾聲了!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參與,我們共收集到 15 篇個案照護故事,有初確診糖友、長期拒絕胰島素治療、想要減重,或是想調整飲食但不知道方法的個案,智抗糖也幫忙整理成六個常見的照護情境。
投稿的醫護人員,分享他們如何釐清個案遇到的問題,制定控糖計畫,並透過智抗糖平台,幫助他們一步步達標。一起來看精彩回顧吧!
投稿的醫護人員,分享他們如何釐清個案遇到的問題,制定控糖計畫,並透過智抗糖平台,幫助他們一步步達標?一起來看精彩回顧吧!
曾伯伯是今年 (2022 年) 智抗糖大使養成計劃的報名者之一,雖然最後沒有加入我們行列,但曾伯伯說,如果自己的經驗對他人是有幫助的,還是希望能透過智抗糖讓更多人看見。你也喜歡這次分享的故事嗎?歡迎分享出去,幫助更多有相同境遇的人吧!
今年是楊小姐與第 1 型糖尿病相處的第 11 年,談到「糖尿病」楊小姐笑笑的說,發病那年自己才 15 歲,真的快嚇壞了!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沒有食慾、手抖;沒幾天的時間,體重就減少了快 20 公斤左右,同時也有多喝水的狀況。現在的她,認為維持定期量測的習慣,才能知道自己現在的血糖是多少,幫助自己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,避免血糖像雲霄飛車般起起伏伏。快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!
義鈜診所白淑芬衛教師,分享一位個案因疫情影響下,血糖狀況由好轉壞,再回到平穩的過程。中間透過智抗糖平台輔助,讓她更貼近個案的生活模式,從中調整,不僅個案接受度高,血糖管理也更有效率。在三個月的努力下,個案的糖化血色素從 9.4% 降至 7.6%。她如何遠距了解個案生活?又如何循序漸進提供衛教建議?馬上看她的遠距照護故事吧!
「在得到糖尿病前,我一直認為它離自己很遠。」今年即將就讀研究所的林同學,在去年 (2021 年) 九月確診糖尿病。在度過將近一年的減重控糖之旅後,他也決定大方分享自己的經歷。現在就和我們一起透過《週五 5 分鐘》的單元,了解林同學的抗病經歷吧!
「我只有吃肉圓跟肉羹,血糖怎麼會升高這麼多?」個案宋小姐糖尿病齡約 6 年,因婦科原因需要動手術,為了降低血糖,讓術後傷口容易癒合,醫護人員積極介入術前的血糖控制。中山附醫吳月珠衛教師除了一步步引導個案接受胰島素之外,也透過遠距照護,讓個案了解哪些飲食種類容易影響糖尿病控制,幫助個案調整飲食內容,成功讓個案的糖化血色素、空腹血糖值下降,並如期完成手術。現在就一起來看吳月珠衛教師是如何幫助個案的吧!
「我做業務應酬多、工作壓力大,最近胃食道逆流越來越嚴重…」員榮醫院的余宜叡主任和陳心宜衛教師,分享個案想好好透過減重,緩解胃食道逆流的不適。于小姐加入院所得遠距衛教方案後,在三個月內減重 10 公斤,並且一步步調整飲食、運動等生活習慣。一起來看最新投稿故事吧!
今年 45 歲的黃小姐,是病齡超過 4 年的 2 型糖友;而五年前的一場車禍,造成她中風、左半身癱瘓。面對中風與糖尿病接踵而來,黃小姐是如何度過這段抗病的時光?今天就邀請她與我們分享這段刻苦銘心的歷程吧!
「我可以不要打針嗎?」個案周小妹僅 28 歲,因出現糖尿病的初期症狀,抽血檢查後發現,飯後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相當高。不過因為周小妹害怕打針,長安診所的呂凱莉營養師,透過面對面衛教後,也進一步使用智抗糖,改變個案行為,幫助個案在半年後,糖化血色素從 11.2% 下降到 5%。一起來看看呂凱莉營養師,如何透過遠距照護個案吧!
「我血糖很穩定,不用量啦!」個案郭大哥病齡超過 10 年,認為血糖波動不影響健康,所以長期不量測血糖。不過在一次抽血報告中,他發現自己的糖化血色素飆高,但想不到可能原因是什麼。林黑潮醫師分享,趁個案有強烈改變動機時,建議個案使用智抗糖 App,記錄每日的血糖狀況,並持續追蹤三個月,成功幫助個案的糖化血色素,從 10.4% 降至 6.9% ,到目前為止都穩定維持在 7%。快來看看林黑潮醫師如何透過數位照護輔助,穩定個案的血糖波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