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臟病的原因及症狀介紹-認識腎臟的功能與預防腎臟病

by admin
腎臟病的原因及症狀介紹-認識腎臟的功能與預防腎臟病
 

長期有高血壓的李先生,最近發現夜尿頻繁且尿液中的泡沫無法消失。機警的他立刻到腎臟科看診,醫師告訴他這是「慢性腎臟病」的狀況,雖然無法恢復功能,但及早治療、控制血壓目標,還是能減緩腎臟的衰退。

平時關注自己的健康十分重要,尤其當器官出現狀況時,往往功能已經受到破壞,因此不容小覷身體的任何警訊。現在就來認識身體中最重要也最沈默的器官腎臟」!

 

腎臟功能是什麼?認識腎臟的位置與作用

腎臟在哪裡?

把雙手往後腰椎一擺,就是腎臟的大概位子。左右各一個,大約和拳頭一樣大小。腎臟是由腎元組成,每顆腎臟都含有 100 萬個腎元;而腎元是由腎絲球與腎小葉組成,因此腎絲球過濾率也是判斷腎臟功能的指標之一。

腎臟的功能有哪些?

1. 代謝身體的廢物

腎臟的過濾功能,可以使身體中的含氮廢物透過尿液排出。像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身體肌肉活動產生的廢物,如尿酸等。

2. 調解身體的水份與電解質

為了維持身體的水份及電解質平衡,腎臟每天會從血液中,過濾 160 – 190 公升的液體,大部分會回收到身體再利用,只有約 1 – 2 公升的水份會排出體外;同時也會代謝血液中的鈉等。

3. 分泌賀爾蒙

因為腎臟有分泌紅血球生成素、腎素、血管張力素及活化維生素 D3 等功能,所以在紅血球生長骨頭保健血壓調控,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
 

腎臟病的原因與種類-認識常見的腎臟病種類

急性腎臟病是什麼?

急性腎病變」人如其名,發生的速度很快且病程短,除了病程與慢性腎臟病不同外,此種類的腎病變透過適當的治療,還是有機會恢復腎臟的功能。

急性腎臟病的常見原因

  • 腎前性因素:主要是腎臟的血流不足所引起,像是嚴重脫水、休克、大出血等。
  • 腎因性因素:主要是腎臟組織被破壞所引起,例如使用抗生素、抗發炎藥物、自體免疫疾病。
  • 腎後性因素:主要是由泌尿道阻塞所引起,如尿路阻塞、結石等。

慢性腎臟病是什麼?

慢性腎病變」是通常是因為腎臟長期受到破壞所造成;與急性腎病變不同的是,病程時間長且腎臟功能不可逆

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原因

  • 其他慢性疾病,如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痛風。
  • 免疫系統疾病,如:腎絲球腎炎、紅斑性狼瘡。
  • 不當的使用藥物,如:部分止痛藥、部分消炎藥、來路不明的藥物。
  • 遺傳性疾病,如:多囊腎。

 

腎臟病的前兆是什麼?認識腎臟病的症狀

當腎臟出現問題時,並不會有太大的症狀,因此患者往往不容易察覺。台灣腎臟醫學會特別提供了簡易的五字口訣,要幫助民眾隨時留意自身的腎臟狀況:

  • :尿中有泡泡,且持續 5 – 10 鐘泡泡都沒消失
  • :四肢有水腫
  • :血壓偏高
  • :貧血的現象
  • :疲倦,很容易感到累、提不起精神

如果也出現夜尿頻繁、排尿困難或疼痛、血尿、背部或是下腰部酸痛等,都有可能是早期腎臟病變的症狀。若不積極治療、持續惡化,就會出現皮膚搔癢、失眠不易入睡、呼吸短促或困難、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等狀況。這時要儘快到腎臟科就診,交由醫師評估、診斷。

腎臟病類型和判斷腎臟病的口訣

 

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好發族群

1. 糖尿病患者

2. 高血壓患者

3. 心血管疾病患者

4. 蛋白尿患者

5. 痛風患者

6.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

7. 長期服用藥物患者

8.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

9. 抽菸者

10. 代謝症候群患者

 

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檢查與分期

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分期

以慢性腎臟病來說,我們可以用「腎絲球過濾率 (eGFR) 」來評估目前腎臟的功能,以及慢性腎臟病的 5 種分期。而腎絲球過濾率指的就是每分鐘有多少血漿經由腎絲球過濾,正常值約在 100 ml/min 左右;數值越低,則腎臟過濾的功能越不好。

慢性腎臟病的五大分期

 

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數值

由全球腎臟科醫學專家所組成的國際組織 KDIGO (Kidney Disease: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) 也根據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數值,將慢性腎病變分為低危險、中危險、高危險和極高危險等不同病情階段。

慢性腎臟病的不同階段

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

骨質疏鬆症與血管鈣化

因為「磷離子」會經由腎臟代謝,所以腎功能異常的腎友容易有高血磷的狀況;當血磷偏高時,身體會刺激骨頭分解出相對應的鈣質來維持鈣磷比,因此腎友經常有副甲狀腺亢進、高血磷、高血鈣 (血管鈣化) 三種症狀同時發生的情形。

 

高血壓

慢性腎臟病與高血壓的關係,就像是「雞生蛋、蛋生雞」,高血壓可能是造成腎臟病的原因,也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延伸出來的共病。當腎功能不良時,會造成鈉的排除受阻、自主神經系統變化等狀況,使得血壓升高;而血壓升高的同時,又會造成腎臟內的血管壓力上升,讓腎功能惡化。

 

心律不整

一般來說,腎臟在排尿時會排出鈉、鉀、磷離子,來平衡體內的電解質。當腎功能不良時,便容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,且可能會誘發心律不整。慢性腎臟病友也容易有血管鈣化、高血壓、貧血等症狀,四種症狀同時出現,容易發生心臟衰竭、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,又稱為「腎心症候群」。

 

腎性貧血

大部分的紅血球生成素 (EPO) 由腎臟製造,因此腎臟長期受損的患者,便容易引發腎性貧血。腎性貧血無法像常見的缺鐵性貧血一樣,單藉由補充鐵質、葉酸等營養素來治療,需透過施打紅血球生成素 (EPO) 針劑才能提高血紅素。

 

肌少症、營養不良與虛弱

腎友由於體內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,容易引發腸胃不適、肌肉神經問題,因而有食慾不振和虛弱等情形,造成熱量攝取不足、蛋白質流失,或增加肌少症及營養不良的風險。

不難發現,慢性腎臟病不只會影響腎臟,也會連帶造成其他器官的傷害。提醒腎友除了留意相關的腎功能指數外,平時也要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,若身體有異樣可以盡快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,即時避免併發症的發生。

腎臟病的治療與照護-慢性疾病患者須先達標

 

急性腎臟病的治療

造成急性腎臟病的原因有很多,會需要針對原因給予正確的治療。若沒有特殊的狀況,會先以「維持身體的水份電解質平衡」為主,給予充足的養分來治療;如果是因藥物所引起,就需要馬上停藥;部分的急性腎臟病,也可以透過短期的血液透析來治療,等到醫師評估後就能停止。

 

慢性腎臟病的治療

因為慢性腎臟病是身體受到長期的傷害所造成,因此會先以「修正生活型態」為主,包含戒菸、體重管理、避免攝取加工、高鹽的食物、適量攝取蛋白質、規律運動等;如果是因為其他慢性疾病造成腎臟病,則需要先把慢性疾病的數值降到目標,才能減緩腎臟的衰退。

    • 高血壓的控制目標:血壓 < 130/80 mmHg
    • 糖尿病的控制目標:糖化血色素(HbA1C)< 7%
    • 血脂異常的控制目標:

1. 總膽固醇 < 200 mg/dl

2. 三酸甘油脂 < 150 mg/dl

3.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HDL) 男性 ≧ 55 mg/dl;女性 ≧ 60 mg/dl

4.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LDL) < 100 mg/dl

不論是哪種慢性疾病的患者,尿酸都需控制在:UA < 6

腎臟病的飲食原則-不同分期的注意事項

當來到腎臟病的後期 ( 第 3b – 4 期 ) 時,除了攝取足夠的熱量外,蛋白質也需要限制 ( 每公斤體重只能攝取 0.6g );在磷和鉀離子的攝取上,也要根據個人狀況而限制。

當來到腎臟病的末期 (第 5 期) 時,腎臟已經無法有效的代謝體內的物質,需要更積極聽從醫師指示來控制飲食,並搭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的方式,來維持正常的身體運作。

 

如何預防腎臟病?掌握四原則降低發生風險
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因此想預防腎臟病,可以從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開始。提供大家「三多、三少、四不、一沒有」的原則,有效降低腎病變的發生:

  • 三多:多纖維、多蔬菜、多喝水
  • 三少:少鹽、少油、少糖
  • 四不:不抽菸、不憋尿、不熬夜、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
  • 一沒有:沒有鮪魚肚

看完今天的介紹,你是否也覺得「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」很重要呢?除了注意以上的預防口訣外,也可以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,來掌握自己的健康唷!

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…

參考文獻:

1.衛生福利部國名健康署-慢性腎病變管理手冊

2.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

3.KDIGO
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