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脈硬化是什麼?造成動脈硬化的八大危險因子

by Zoey

人體大部分的器官組織,都需要透過「動脈」運送氧氣與養分來維持運作。當發生動脈硬化、血液不流通時,就容易傷害器官、造成疾病的發生,甚至會提高死亡的風險。究竟動脈硬化是什麼?我是動脈硬化的高風險族群嗎?現在就一起來看看智抗糖的介紹!

一般來說,「動脈」會負責將養分運送到身體各處,維持器官正常運作。而動脈血管原本就富有彈性,隨著年齡老化,或是遺傳、生活型態不正常、壓力、三高慢性病等因子,會造成血管壁的發炎反應,形成一層層如粥狀的斑塊,當持續囤積、增厚,就會將阻塞血管,讓血管失去彈性、變得僵硬,就是所謂的「動脈硬化」。

動脈硬化的常見種類

依照血管壁上斑塊生成的方式,又可以把動脈硬化分為三種:

  • 動脈粥狀硬化

一開始向大家介紹的成因,就是動脈粥狀硬化的過程。此類型也是最常見的動脈硬化種類,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。依照發生的位置,有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疾病、中風、周邊動脈疾病或腎功能衰竭等。

  • 中膜硬化 (中層動脈硬化)

血管壁又分為內膜、中膜及外膜,而「中膜硬化指動脈」顧名思義是中膜鈣化、變得硬脆的現象。當中膜失去彈性,便容易引起血管壁破裂。通常是因為攝取高劑量鈣補充劑,所以產生這樣的狀況。

  • 小動脈硬化

通常是因為高血壓所引起。若小動脈硬化,會降低許多臟器的養分供應,造成臟器的結構及功能損傷,尤其在心臟、腎臟及腦部影響最大。

動脈硬化對身體的危害有哪些?

動脈硬化可能會發生在身體任何一處的血管中,依照發生的器官不同,也有不一樣的危害與症狀:

1. 心臟

容易造成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。因為心臟上的冠狀動脈,是供給心臟心肌血液的主要來源,當冠狀動脈失去原有的彈性,逐漸變窄或堵塞,造成血流供應困難,就會讓心肌缺血、壞死。

2. 腦部

最常見的症狀為「中風」,通常是因為頭頸部的血管硬化。中風的初期症狀,包括臉部表情不對稱、 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、說話困難、吞嚥困難、視力模糊、意識模糊,甚至昏迷、大小便失禁、突然頭痛等。又可分為「缺血性中風」及「出血性中風」:

  • 缺血性中風:主要是因為腦頸部的動脈阻塞,使血液無法供應,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。
  • 出血性中風如果本身已經有動脈硬化,又剛好碰到壓力大、緊張、憤怒造成血壓升高,血管就可能因此破裂,造成腦出血。

3. 足部

通常會發生「間歇性跛行」的症狀,這是一種周邊動脈血管硬化,所產生的疾病。運動後,肌肉對氧氣的需求量會增加,而下肢的動脈硬化,會讓血流無法及時供應氧氣給肌肉,因此會有暫時性疼痛、麻木、抽筋的感覺。若嚴重阻塞,可能還會需要截肢。

4. 腸

因為腸動脈硬化,造成腸動脈血流不足、缺血,所以會發生缺血性腸炎。初期症狀是「腹部劇烈疼痛」,但痛感較少集中在同一處,因此在檢查時也較難找到痛點。

5. 腎臟

當腎臟血管發生動脈硬化,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高血壓或腎衰竭、突發性肺水腫、低血鉀等症狀。

得到動脈硬化的原因與高風險族群

動脈硬化是一個慢性發病的過程,在初期通常不會有任何感覺,也因此很容易被忽略,所以有「隱形殺手」之稱。不少患者都是在症狀出現後,才發現自己有動脈硬化的狀況。那麼哪些族群要特別注意?造成動脈硬化的因子又有哪些?

1. 年齡與性別

45 歲以上的男性、55 歲以上的女性,都屬於高風險族群。其中,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;不過女性在停經後,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,不只會影響女性的膽固醇代謝,也可能增加血液的濃稠度,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,需要特別注意。

2. 不良的飲食習慣

喜歡吃重口味的朋友要注意囉!攝取過多的鈉時,身體為了代謝會增加血液中的水分。當水分增加,自然也會提高血壓、傷害到血管壁;而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、精製糖及加工類食品,也可能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。

3. 糖尿病

長期血糖控制不佳,會造成血管壁受損或慢性發炎,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。

4. 高血脂

如果血液中的脂蛋白濃度過高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,便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、引發局部發炎,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。

5. 高血壓
當血壓升高,高壓的血流可能會使血管壁受損,使得血管壁硬化且脆弱,失去彈性的血管,會讓血壓升得更高。當血壓不斷升高,可能把血管壁衝破,造成血管破裂喔!

6. 抽菸
抽菸會降低好膽固醇 (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 的濃度,增加血液濃稠度,而菸中的尼古丁剛好也會增加心跳與血壓,這些都會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。

7. 肥胖
肥胖本身就是一個慢性發炎反應,也會引起高血壓、高血脂及高血糖,而這些疾病又會促使動脈硬化發生。

8. 缺乏運動
運動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,降低三酸甘油脂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因此缺乏運動也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之一

動脈硬化的治療與預防

面對動脈硬化,常見的治療與預防方法如下:

1. 藥物治療

可以服用血小板凝集抑制劑,或者抑制血管收縮的藥物,幫助治療動脈硬化,常見的藥物種類,像是阿斯匹靈、Clopidogrel (血小板凝集抑制劑)、Ticlopidine (血小板凝集抑制劑)、Pletaal 等。在使用藥物時,務必要依照醫師指示服藥,切勿隨意增減或停止。

2. 外科治療

  • 血管繞道手術

想像血管阻塞就和塞車一樣,我們可以另闢道路來舒緩情況。這項手術能讓氧氣繞道,送到缺氧的組織器官。簡單來說,就是幫病人重建新的血管,通常是利用病人本身的血管,或人工血管。

  • 氣球導管擴張術

在狹窄化的位置放入手術用氣球並充氣,幫助恢復正常血管通道與增加血流。

  • 血管支架置放術

將金屬製的網狀支撐物永久放入血管阻塞處,藉由外力撐開血管,幫助血液順利流動。

3. 調整習慣

  • 均衡飲食

透過「地中海飲食」及「得舒飲食」也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因為這兩種飲食方法,都提倡多攝取蔬果、堅果與非精緻的全穀類食物,更以白肉,像是雞肉、海鮮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,並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,像是堅果、橄欖油等。

  • 規律運動

建議成年人每週身體活動量為 150 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活動,大約是說運動時說話會喘的程度。不只能減重,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。

  • 體重管理

體重過重者 (BMI > 25) 通常血液中也有較高的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。因此減輕 3 – 5% 的體重,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動脈硬化會造成哪些危害?如何預防動脈硬化?_v2

動脈硬化可以逆轉嗎?

在今天的介紹中,我們了解到:當血管壁上累積過多的斑塊,便會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。那麼斑塊可不可以消除?動脈硬化能不能逆轉?

其實剛形成的斑塊,還是有機會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清除;而累積已久的斑塊,便難以清除,只能透過治療來避免更嚴重的病況。因此是否能夠逆轉,還是要考慮到動脈硬化發生的時間長短,並不一定能完全恢復,甚至逆轉。

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,如果發現自己符合動脈硬化的高危險族群,也可以在還沒有症狀以前,為自己安排定期的健康檢查,才能提早發現、提早治療喔!有動脈硬化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,依照醫師指示治療,還是有機會避免其他病況產生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。

文章來源:丁巧稜 營養師 編修審稿:智抗糖編輯團隊 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