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與糖的距離,給 T1 家長的照護面面觀【智抗糖大使故事】

by Zoey
智抗糖大使豪媽媽自我介紹

 

第 1 型糖尿病孩子的發病過程

豪豪 4 歲生日剛過沒幾天,就確診第 1 型糖尿病 (以下簡稱 T1) ,匆匆忙忙地住進加護病房。

自從早產住保溫箱後,從沒離開過我身邊的他,除了忍受無數的治療,還要忍受沒有媽媽在身邊的無助。白天我只能繼續上班,等待每天一次、短短 10 分鐘的家屬探訪時間。直到轉出普通病房,我才發現真正的歷練現在正要開始…

 

面對孩子發病時的資源推薦

不知不覺豪豪發病已經滿 6 年,多虧當時家人的默默支持與陪伴,在孩子出院時,便已經把照護的相關資源「攢便便」讓我可以立刻上手!

  • 自由自主 (俗稱 T1 聖經)
  • 糖尿病衛教協會出版的醣類計算
  • 定量餐具
  • 智抗糖 App
  • 羅氏、瑞特血糖機

有了體貼的家人、好用的工具,加上病友團體 (Super T1 Family、康泰及愛胰協會) 的幫忙,我在照護路上,無後顧之憂、如虎添翼,由衷感謝,也推薦給大家!

 

照護第 1 型孩子時的常見煩惱

 

發生腸胃炎

當孩子得到腸胃炎時,會因為嘔吐造成進食進退兩難。因為吃了會吐出來、不吃又會低血糖,這些應該都是家常便飯;嚴重時,更會因為補不上來,只能連夜開一小時車程送急診。

 

發生低血糖

照護過程中,最危險的就是「低血糖」。照護者每晚不成眠,全是因為擔心半夜發生低血糖。

遇到低血糖補果汁;不補會低血糖,一補就飆到 250 mg/dL 以上…在愛吃糖的年紀偏偏不能想吃糖就吃糖,也是另類煎熬。

更何況孩子遇到低血糖也不懂得表達,真的讓人心驚膽顫。甚至遇到幼兒園跟安親班拒收的狀況,相信也是不少爸爸媽媽的共鳴吧!

 

第 1 型糖尿病照護者的面面觀、經驗分享

我常說:「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!

經歷不斷的學習跟嘗試,加上醫療科技進步,我們已經可以透過科技自在的駕馭血糖,累積無數失敗照護經驗,終於走出自己的路。

經過這幾年的照護經驗,我也有以下幾種不同面向的照護心得:

以下純屬個人作法,進行前請先和自身醫療團隊討論及評估。

 

(一) 衛教面

  • 了解藥物作用時間

血糖過高的胰島素補打,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科學。注意藥物時間高峰期、作用時間、運動量、飲食內容、施打部位等,可以有效率的決定。

很多成人看到高就打針,不管三七二十一。結果起伏大就算了,還常過低,補點心又常高,造成惡性循環。

  • 注意零食成份

為了預防低血糖發生,孩子常常會有補充點心的機會。當吃零食機會變多,就需要盡量找成份單純的產品、少吃添加物,並多吃原型食物,建立孩子良好食育觀念,學會判斷食物的好壞。

  • 提升孩子學習照顧意願

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,必須平日慢慢把血糖照護經驗移轉給孩子。可以利用注射模型,我甚至為了糖尿病製作桌遊,取名:控糖大富翁,寓教於樂。另外,注射針頭選擇很多,還有注射輔助器等工具,還可利用減敏的方式,都可以讓孩子減少注射害怕。

  • 正確記錄

人常說: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不是只有公司的財報才有魔鬼,血糖記錄也是。

人腦記憶有限,往往無法回溯過久的記憶,而飲食劑量紀錄卻能找出影響血糖高低的脈絡。有一句經常被認為是出自管理學之父彼得·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或品管大師戴明 (W. Edwards Deming) 的經典名言:「你無法管理你無法衡量的事物。」(You can’t manage what you don’t measure.) 紀錄是血糖的劇本,正確的血糖記錄習慣,能有效幫助控糖。

 

(二) 情緒面

  • 孩子剛確診、住院中

適年齡層玩製作桌遊,讓孩子能利用時間快樂學習。

  • 孩子害怕打針

模擬打針模型,針頭選擇很多,適當選擇「小水母」輔助。

  • 孩子住院時,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
帶孩子慢慢熟悉環境,當適應常規的生活後,可以透過遊戲治療來緩解情緒。

  • 孩子出院後的返校準備

申請愛胰協會校園衛教。

  • 照護者參加支持團體或病友團體

如 Super T1 Family,或參加康泰基金會、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等單位舉辦的活動。

(三) 危機處理面

  • 腸胃炎處理

藥物劑量要減少,避開奶類豆類製品。

  • 低血糖處理

教導孩子辨識低血糖的症狀,並說明在發生當下,要馬上告訴身旁的親朋好友,來協助處理。

  • 補糖種類

注意不要因為慌亂而補錯「慢升糖的食物」,盡量以單醣食物優先,如葡萄糖粉、葡萄糖片、果汁或蜂蜜等。

  • 延遲性低血糖

常發生在 24 小時以內,需視運動量來注意後續的胰島素劑量。

  • 口腔護理

養成補糖後漱口,或睡前使用牙線的習慣。因為孩子蛀牙後的治療與照護也是一大工程!

以上純屬個人作法,進行前請先和自身醫療團隊討論及評估。

面對孩子的發病,不要先自責,努力學習正確的衛教知識才是王道,保持平穩心情對待每一次的突發狀況,從經驗中去拾取可靠的定律,才是長久之道。

文章來源:智抗糖大使 豪媽媽 編修審稿:智抗糖編輯團隊 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