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做血糖監測?
很多人做血糖監測只是依照醫師和衛教師的指示而開始量血糖,但對於要何時量測、如何量測、量測的數值意義其實不太清楚,如此一來,量測就變成一個回診交作業給醫師看的數值而已。
每次量血糖都像是樂透開獎,面對測出來的血糖數值變化,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,但自己卻無法從量測的數值來檢視是否在飲食、藥物或是生活習慣有需要修正的地方。了解不同數值與正確的量測時間,能夠掌握自己身體的狀況,適時做出調整,讓血糖監測變得更有意義!
自我血糖監測 SMBG (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) 的意義:小智的故事
小智今年 40 歲,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約半年,正努力調整飲食,養成運動習慣。看看小智如何做自我血糖監測吧!
(圖由左至右,上至下)
1. 小智一早量了空腹血糖 102mg/dL,覺得很開心。
2. 早上隨便吃了一個飯糰和無糖豆漿,就開始坐在辦公室處裡公事。
3. 到中午吃飯前,想說動了一上午的腦,血糖應該很低了吧,沒想到一量血糖居然高到 220mg/dL。
4. 驚嚇之餘,想起健康教練有教過,如果飯前量到血糖太高,當餐的澱粉量就要減量,所以小智把原先預計吃的雞腿便當,飯只吃平常的一半,青菜都吃光光,雞腿也謹記教練的指導要去皮,吃完後在辦公室走了 20 分鐘才坐下來休息。
5. 飯後 2 小時再次檢測血糖,還好血糖值沒有持續攀升,數值已降到 160mg/dL,小智慶幸自己有量測飯前血糖,才能對於當下的數值,做一些緊急處理,避免血糖持續上升,也學到原來飯糰對自己血糖的波動會那麼大,下次再吃飯糰時,可能份量要減少一點。
由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血糖監測的用意:
1. 有助於了解當下的血糖值,對於太高或太低的血糖值,可以做一些緊急處理。
2. 瞭解不同飲食對血糖的波動影響,進而修正飲食內容。 3. 學習運動在血糖管控中的重要性。 4. 瞭解血糖的波動幅度,波動幅度越大,越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
你量的血糖有效嗎?常見的無效量測原因
正確、有規則的血糖監測,並記錄發生高血糖和低血糖時的原因,才能讓血糖監測發揮最大的效益,不僅對於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很大的幫助,也可以作為醫師調整用藥的參考。
但如果你只是想到才量、固定量同一個時間點或是沒有針對異常血糖值做分析與改善,這些都是導致無效量測的原因。想想如果挨了採血一針,花了一筆試紙開銷,卻沒做到正確的血糖監測和記錄,不是很可惜嗎?
建議檢視自己目前的量測方式,是否犯了以下錯誤,造成無效測糖,進一步做修正。
常見的無效測糖:
A. 量測時間無效–不成結構,無法運用於調整
- 想到才量
- 一週只量一次
- 只量餐前血糖,無法觀察與改善餐後血糖
- 配錯對,如:量早餐前及晚餐後,如此無法觀察一餐的飲食變化
改善方法:請醫療團隊協助,規劃合適的量測計畫。
B. 缺乏系統性的量測步驟:記錄 -> 分析 -> 調整 -> 驗證
- 只有測量沒有記錄,資料不全
- 沒有分析血糖異常的原因
- 瞭解原因但沒有做調整
- 做了調整但沒有驗證調整後的效果
改善方法:利用智抗糖 App 做血糖記錄,註記 (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、情緒等) 可能影響血糖的原因,與醫療團隊討論可行的調整選項,調整後用記錄的血糖數值驗證。
做有效的血糖監測,並善用智抗糖 App 記錄血糖,詳細記錄血糖、飲食、用藥和運動狀況,會協助你控糖事半功倍,更容易達到血糖目標。
延伸閱讀:瞄準你的理想血糖數字–為你的控糖目標設定血糖量測計畫
參考資料:《人生不慌糖》, 樂木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