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必要化合物,能維持免疫反應及供給熱量。其中「植物性大豆蛋白」是相對優質的選擇,例如毛豆、黃豆和黑豆,或者大豆類製品。今天要介紹的菜單,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完成,連煮菜新手都能製作。「薑黃」加上「無糖優格」製作抹醬,搭配「無糖豆漿」補足蛋白質,是簡單又美味的高蛋白早餐菜單。
-
-
研究發現:長期處在壓力之中的糖友,血糖的起伏也會比較大;好好地釋放壓力,更有助於控制糖尿病。因為當壓力來臨時,身體會切換成「戰鬥」或「逃跑」的模式,並分泌大量的可體松荷爾蒙、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量,讓身體可以快速應變。
-
糖與醣有什麼不同?糖尿病要限糖或限醣?許多人都知道在控制糖尿病時要注意醣類的攝取,醣類又稱碳水化合物,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,更可以分為單醣、雙醣、寡醣和多醣。醣類也存在於許多日常食物中,包括嚐起來有甜味的果糖、砂糖等,甚至無味的米飯、牛奶也屬於醣類。在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( TFDA ) 的認定中,糖指的其實是醣類中的單醣與雙醣,以及額外添加在食品中的游離糖。其中游離糖更被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天的攝取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 10%。因為攝取過多的游離糖,同時也會帶來過多的熱量,不只容易造成肥胖,也會提高疾病發生的機會。所以在控制糖尿病飲食時,要限制攝取的是游離糖,而其他醣類則是適量攝取。在選擇醣類時要盡量以天然的醣類為主,像是全穀雜糧類、牛奶或蔬果都是不錯的選擇,並減少額外添加的糖份,也就是游離糖。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,正確的醣類搭配適量的蛋白質、好油脂,才能營養均衡、讓血糖控制得更平穩喔!現在就一起來了解醣類與糖的不同吧!
-
想要避免高血糖,卻不知道怎麼開始?智抗糖推出血糖探索計畫,由專業營養師設計的課程內容,邀請你從實際體驗中,學習營養知識與控糖技巧,及早開始建立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幫助血糖穩定、遠離慢性病發生風險。
-
第1型糖尿病是如何發病的?在照護第1型糖友時,家長可以如何改變心態?今天就由智抗糖大使豪媽媽,和你分享他照護豪豪的心路歷程。包括和小小年紀確診第1型糖尿病的孩子要如何溝通,以及豪媽媽的教育方式建議,提供大家做參考。
-
慢性腎臟病與高血脂有關係嗎?如果血脂過高,會不會影響慢性腎臟病的照護呢?當慢性腎臟病友伴隨著血脂異常的狀況時,會提高慢性腎臟病惡化的風險,更會增加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。因此提前預防高血脂對腎友來說十分重要,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實際做法吧!
-
連續血糖監測 (簡稱 CGM) 是近年來的控糖新科技,今天智抗糖大使豪媽媽,就要來分享她長期為孩子配戴 CGM 所觀察到的心得與照護建議。
-
什麼時候應該調整胰島素劑量呢?糖尿病友如果有施打胰島素,一定都遇過血糖忽然不穩定,焦急著想要回診與醫師討論的情況吧?今天就讓智抗糖跟您分享,哪些情況下會需要與醫師進一步討論,以及是什麼原因造成血糖波動或是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