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第一型糖尿病_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與症狀

by admin
認識第一型糖尿病_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與症狀

剛升上小學六年級的小美,突然有嘔吐和呼吸喘的狀況,驚覺事態不對的爸爸急忙將她帶到醫院,這才發現小美發生酮酸中毒、是第 1 型糖尿病患者。大部分 1 型糖友的發病過程,可能都和小美一樣。到底什麼是第 1 型糖尿病呢?為什麼會發生酮酸中毒?現在就一起來了解吧!

當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,葡萄糖就沒辦法有效地進入細胞,造成大量的葡萄糖留在血液,形成「糖尿病」。而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第 1 型糖尿病的成因與第 2 型糖尿病不太相同:

第 1 型糖尿病的定義

第 1 型糖尿病又稱「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」,因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 β 細胞功能受損,使得身體無法自行合成足夠的胰島素。第 1 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多出現在幼童或青少年時期,其中以 10 -14 歲最常見,但並非只有孩童,少數人也可能是成年後才發病。

第一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,因為胰島素合成細胞被破壞,需要施打胰島素來彌補胰島素的不足、以便細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

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

當胰臟 β 細胞功能受損、胰島素分泌不足,葡萄糖便無法進入細胞中提供養分,身體只好分解脂肪來產生能量。然而分解脂肪時會產生「酮體」,若累積至一定的程度,便會造成「酮酸中毒」。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初發病的第 1 型糖尿病患者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,發生酮酸中毒症狀,就醫後才發現得病。

相較第 1 型,只有少數的第 2 型糖友會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,主要原因是第 1 型患者身體無法分泌胰島素,但第 2 型糖友的胰臟仍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,因此身體也較不至於分解到脂肪來產生能量。

為什麼會得第 1 型糖尿病?

第 1 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還無法確定,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是遺傳基因的易致病性、環境、自體免疫系統三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,自體抗體攻擊 β 細胞,β 細胞功能受損而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。免疫系統異常可能是基因與環境兩大危險因子所誘發,環境因素包括病毒傳染、先天性風疹症候群、克沙奇 (Coxackie) B4 感染、周產期因素 (媽媽懷孕時是子癎前症)、過早接觸牛奶等。

第 1 型糖尿病的常見症狀

第 1 型糖尿病的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容易口渴,導致喝多
  • 容易飢餓,導致吃多
  • 頻尿 (原本不會尿床的小孩可能開始容易尿床)
  • 不明原因地體重減輕
  • 尿中有糖
  • 疲倦
  • 視力模糊
  • 女性易有陰道或尿道感染

需要小心的是,多數糖尿病患在罹病初期無明顯症狀,因此常常延誤就醫。若不明原因而出現上述症狀一段時間,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。

第一型糖尿病常見症狀除了三多(喝多吃多尿多),也包括不明原因感到疲倦、體重迅速下降、視力模糊等等,女性則容易有陰道或尿道感染

第 1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

糖尿病的基本診斷與標準如下:

  • 糖化血色素 (HbA1c) ≥ 6.5%
  • 飯後 2 小時血糖 ≥ 200mg/dL
  • 空腹血糖 ≥ 126mg/dL 之間
  • 典型的糖尿病症狀 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與體重減輕) 且隨機血糖≥ 200mg/dL

前三項需要符合條件達 2 次以上 (含) 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; 第四項只要符合 1次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。

第一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可以透過觀察血醣化色素、飯前或飯後血糖、C-Peptide(胰島素存量指標)來判斷

如果想要確認自己是否得到第 1 型糖尿病,還需額外透過升糖素刺激試驗,檢測胰島素分泌過程中的副產物「C-Peptide」的濃度,評估身體是否可分泌足量的胰島素:

  • 步驟 1:先抽血檢驗原本的 C-Peptide 濃度
  • 步驟 2:接著注射 1 毫克升糖素,待 6 分鐘後再抽血檢驗 C-Peptide 濃度。
  • 步驟 3:若空腹血清 C- Peptide濃度 < 0.5 ng/ml,或升糖素注射 6 分鐘後,血清 C-Peptide 濃度 < 1.8 ng/ml,或 6 分鐘注射前的血清 C- Peptide 濃度相差< 0.7 ng/ml,則可診斷為第 1 型糖尿病。

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?

血糖穩定對糖尿病患來說極為重要。失控的糖尿病會對全身各種器官造成不良影響。血液在我們體內不停循環,它流經全身大小器官,因此血糖濃度當然也會對身體直接造成影響。血糖巨幅波動,或是長期處在高血糖、低血糖的狀態,都可能引發糖尿病併發症。而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大致可分為急性、慢性併發症兩大類:

急性併發症

  • 酮酸中毒
  • 低血糖

慢性併發症

  • 腎病變
  • 大血管併發症 (如心肌梗塞、冠狀動脈阻塞、栓塞性腦中風等)
  • 眼睛病變 (如白內障、視網膜病變)
  • 神經病變
  • 牙周病

美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建議,將血糖控制在穩定且合理的範圍能延緩併發症的產生。若確認屬於第 1 型糖尿病患者,建議定期回診評估,並遵從醫師指示進行胰島素藥物治療,同時配合營養師諮詢。

糖尿病可以治癒嗎?第 1 型糖尿病的常見治療方式

糖尿病無法治癒但可以被穩定

第 1 型糖尿病無法完全治癒,因為身體無法分泌出胰島素,就必須靠長期施打胰島素,來確保體內胰島素濃度維持正常標準。雖然胰臟功能受損是不可逆的,但只要使用正確的治療,並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,還是能穩定血糖,擁有好的生活品質。

第 1 型糖尿病治療方式

由於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,第 1 型糖友必須依賴胰島素注射,才能維持血糖的平衡。而胰島素又分為許多種類,作用時間與注射方式也有所不同,以下是三種常見的治療方式:

  • 傳統式胰島素注射法 (混合性胰島素:中長效+短效)
    • 優點:注射次數較少、胰島素及空針健保有給付
    • 缺點:血糖變動性較大
  • 加強法胰島素注射法 (長效+三餐前短效)
    • 優點:血糖更穩定、筆型針頭攜帶方便、胰島素及筆型針頭健保有給付
    • 缺點:注射次數較多
  • 胰島素幫浦
    • 優點:注射頻率減少、降低嚴重低血糖發生率、配合食物類型設定不同給藥模式
    • 缺點:幫浦及其耗材需自費,價格昂貴

最重要的還是向醫護團隊諮詢,並聽從醫師指示用藥,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。此外,使用胰島素前後,都要記得搭配血糖的量測,才能了解胰島素的效果及適合的劑量,調整前也要記得先向自己的醫護團隊討論。

第 1 型糖尿病的日常保健

確診糖尿病後,除了配合醫療團隊的協助外,自己也必須付出努力,重視日常生活中的保健,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且避免併發症的發生。

  • 自我血糖監測(SMBG):量測可以幫助病患檢視自己的飲食、藥物和生活習慣對血糖的影響,並適時做出調整。如果想做到正確的血糖監測,首先要了解不同血糖數值的意義,再安排規律的時間進行量測,並適時調整生活習慣。
  • 飲食原則:攝取均衡的營養外,也避免食用精緻澱粉、加工食品及高油脂食物等容易影響血糖波動的食物類型。
  • 規律運動:建議先尋求醫療團隊的意見,確認適合自身的運動後再做運動計畫。而在運動前後也須量測血糖值,了解運動對自身的血糖變化。運動好處多多,除了能避免嚴重性的併發症外,也能增加體適能。

在面對糖尿病時,除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聽從醫生囑咐外,也可以適時地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忙,一起勇敢面對遇到的困難。控糖不再是孤軍奮戰,讓智抗糖也陪你一起安心控糖!

資料來源:

  1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– 2016糖尿病衛教和新教材
  2.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– 我的小孩有第一型糖尿病,他/她有哪些治療的方式?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