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張健檢後,發現自己有血糖偏高的狀況,十分在意的他立刻到附近的診所看診。醫師告訴小張,他目前還處在「糖尿病前期」的階段,透過積極調整生活習慣,便有機會避免糖尿病的發生。血糖偏高一定是糖尿病嗎?在沒真正確診糖尿病前,我該怎麼做?快來看看如何在糖尿病前期逆轉勝!
「糖尿病前期」指的是血糖高於正常值,但是還沒達到糖尿病標準的過渡期。身體處於糖尿病前期時會有 2 種常見狀況:
一般而言,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會低於 100mg/dL,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的血糖會低於 140mg/dL。若當空腹血糖介於 100-125mg/dL,或是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下,血糖介於 140-199mg/dL,就屬於糖尿病前期;而當空腹血糖高於 126mg/dL,或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下,血糖超過 200mg/dL,就屬於糖尿病。
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,但並不表示已經確診糖尿病,不需要過度的緊張,可以先向自己熟識的醫生詢問,了解狀況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,建議定期做血糖檢查,幫助自己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血糖偏高的狀況:
通常血糖檢查的方法有:
倘若檢測結果在標準以內,建議每隔三年再定期追蹤一次,若篩檢結果已經屬於糖尿病前期,則需每年定期追蹤一次。
若沒有做例行的健康檢查,其實很難察覺血糖的異常。等到出現「多吃」、「多喝」、「多尿」、「體重減輕」等三多一少的症狀時,身體很有可能處在高血糖的狀態好一陣子、確診為糖尿病。為了避免在不知不覺間走向「糖尿病」,當發現自己可能處於「糖尿病前期」,記得把握調整生活習慣的黃金時機,積極接受治療與規律監測,便有機會擊出一發漂亮的逆轉勝!
進入「糖尿病前期」代表血糖調節的功能已經出現異常,根據 2023 年美國糖尿病衛教協會 照護標準:有計畫性地調整飲食、運動等生活作息,是目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主要方向。
想預防糖尿病發生,飲食上可以以「均衡飲食」為主,目前還沒有建議的營養素 (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肪) 攝取比例,只要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來搭配不同的模式就好。不過要記得減低飽和脂肪的攝取 (例如:豬油、牛肉、肥肉等),並多選用原型澱粉和多吃蔬菜,避免醣類攝取過多,同時增加纖維質攝取。
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的建議,「精製糖」可以減少到每日不超過建議總熱量的 5%-10%。例如每日建議熱量為 1500 大卡,其中精製糖攝取不可以超過 150 大卡 (約 38 克)。只看數字或許無感,但其實只要喝市售紅茶 1 瓶 (600 毫升) 便超過了。
因為運動能降低胰島素阻抗、減少腹部肥胖及體脂率,若處於糖尿病前期,或屬於糖尿病高風險族群,可以盡量保持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強度運動的習慣,例如:每週週至少健走 3 次,每次至少 10 分鐘。
其實運動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,每天飯後健走 20-30 分鐘就能達到每週 150 分鐘的運動目標。如果生活繁忙,三餐飯後各走 10 分鐘也是不錯的方式唷!
肥胖會增加胰島素阻抗、造成糖尿病。當 BMI 大於 24 就屬於過重;27 以上屬於肥胖。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,過重者減掉原本體重的 7%,能有效降低得到糖尿病的風險。
減重初期可以與營養師合作,評估運動消耗的熱量及平時的飲食習慣;同時安排一週 15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,以及適當的阻力訓練,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儲存利用,更有利於增肌減脂。「持之以恆」對減重來說也很重要,因此找到自己喜歡且能持續進行的生活習慣,便能輕鬆且健康地減重、避免復胖。
研究指出:嘗試改變生活習慣者,在未來 10 年可減少 34% 的糖尿病發生機率。近年來隨著科技網路、智慧型裝置發達,使用科技輔助血糖控制的作法,也被各大照護規範列於建議項目中,現今有許多資源可以輔助,像是使用智抗糖 App 監測血糖、連續血糖監測儀(CGM)、尋求社群團體支持、利用專業人員建議的教材學習 (可以看智抗糖部落格) 等,都能幫助自己更加了解糖尿病,並盡早介入治療,讓自己真正做到「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」!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