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與第一型糖尿病孩子互動?常見的三大問題與解答

by admin
如何與第一型糖尿病孩子互動?常見的三大問題與解答

當家裡有孩子得了第一型糖尿病時,孩子與家人及學校同學師長之間的關係一定會有所變化,也會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解決。父母這時如果對孩子太過保護,或者規定太多規矩,反而會讓孩子更討厭糖尿病、想要反抗,也可能會讓其他兄弟姊妹覺得自己被冷落了。

到底家長該如何處理與孩子互動時的問題呢?以下是最容易遇到的三個問題與解決方法:

 

問題一:父母該有的正確心態是什麼?

孩子因為生病每天打針,父母常常會因此感到愧疚自責,所以在生活中會不斷想用彌補的心態給孩子過多的關愛,而相較之下忽略了家裡的其他小孩。當兄弟姊妹一旦覺得受到差別待遇,和病童的關係也會有負面的影響。這時,父母的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,當面對第一型糖尿病孩子時父母應該:

1. 以正向、鼓勵和信任的態度與病童溝通

  • 給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
  • 對一型寶寶和其他兄弟姊妹一視同仁

 

問題二:孩子想吃甜點,可以讓他吃嗎?

美食當前,連大人有時都難以抵抗誘惑了,更何況是小朋友呢!所以家長不用嚴厲禁止孩子吃甜點,而應該讓孩子學習控制吃的份量。其中「分享的概念」非常重要,不但可以達到控制攝取份量的效果,還可以讓孩子品嚐到美食。此外,透過分享還能增進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,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異。

品嚐美食是生活的一種享受,讓孩子學習自我血糖監測,不僅可以為自己準備下一次的美食,也能有更好的血糖控制。

延伸閱讀:糖尿病飲食原則

 

問題三: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會遇到哪些問題,又該怎麼應對呢?

當孩子在面臨不同成長階段時,心理狀態與想法也會跟著改變,父母必須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不同的心理,才能夠有效應對並解決孩子的問題。成長階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:

1. 嬰幼兒時期 (0-3歲)

此階段的孩子會強烈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志,容易有憤怒、不愉快的心情,父母也會因此對其產生憐憫,導致孩子變得不守規矩、退縮和不安。

父母此時應給予適當的行為規範,讓孩子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糖尿病

2. 學齡前期 (4-6歲)

孩子在這個階段時較能夠了解自己的需求,也願意接納父母建議。容易把糖尿病、打針及驗血糖當成一種懲罰。

父母應該清楚主動解釋打針及驗血糖的作用,讓小朋友能有自己選擇吃與不吃的食物,並運用一天多次的注射方式來調整飲食,給予一定的自由。另外,父母在說「不」之前,必須先思考這些限制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什麼影響。

3. 小學時期 (7-12歲)

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會探索未來、與同儕關係更緊密,也會想要學習如何控制自己。

建議父母將注射胰島素、驗血糖和飲食控制等資訊編成適合自己孩子的常態化資訊,與孩子定出可以吃喜歡的食物的時間,讓孩子練習估算胰島素藥物、學習自我照顧

延伸閱讀:第一型小朋友快樂上學去

照顧不同時期一型糖寶寶的建議:嬰幼兒時期給予適當行為規範,學齡前期適度給予自由,小學時期讓孩子學習自我照顧,並可透過簡報或說故事向校方溝通。

第一型糖尿病孩子在飲食與生活上的限制,比起一般同儕還來得多,所以正確教導孩子選擇食物的觀念和施打胰島素劑量的策略,以及把驗血糖、打針變成生活中的例行公事,是非常重要的,如此一來,也能讓孩子有正向的生活態度、學會如何自我控制。在孩子的抗糖之路上,家長正確的陪伴方式不僅能讓孩子揮別疾病的陰霾,更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發展。

延伸閱讀:正確施打胰島素,血糖控制更穩固
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