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奶奶:睡覺前血糖明明就很正常,為什麼起床後變比較高?
許多糖友會好奇「明明整晚沒吃東西,為什麼早上血糖卻偏高?」其實血糖偏高的原因有很多,除了飲食和壓力外,也有可能是賀爾蒙在作祟。究竟造成晨起血糖偏高的原因是什麼?黎明現象和梭莫基效應又有什麼不同?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!
推薦你一個監測半夜血糖的好方法!參加「14 天 CGM 控糖入門班」服務,就能配戴 1 顆連續血糖監測 CGM,搭配智抗糖 App 的血糖週報,幫助你找到血糖波動的原因!點我了解更多。
當吃進「含醣食物」後,身體會將「醣」分解成葡萄糖,並透過胰島素的幫助,把葡萄糖提供給身體細胞利用,也會在肝臟儲存成肝醣。
當血糖偏低時,體內就會分泌升糖素,促進肝醣分解,維持血糖的濃度。而晚上睡覺時雖然沒有進食,但是肝臟的肝醣還是會分解,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,維持正常的血糖。
一般來說,沒有糖尿病的人在睡覺時也會繼續分泌讓血糖升高的賀爾蒙,維持血糖平衡。不過糖友因為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,就容易在接近黎明時間 (約凌晨 3 – 4 點),因體內相關荷爾蒙分布不平衡,而有血糖逐漸升高的現象。這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用藥。
黎明現象:半夜血糖逐漸升高。
簡單來說,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台調節式的暖氣,當溫度降得比平常低時,暖氣就會加強放送暖風,讓溫度正常。
而身體也有一種「反向調節賀爾蒙」當凌晨 3 – 4 點間發生低血糖現象時,荷爾蒙的作用就會增強,引發葡萄糖新生,產生反彈性高血糖。這時可以試著在睡前補充點心,或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用藥。
梭莫基效應:半夜發生低血糖,身體的調節機制讓血糖逐漸升高。
從圖片中可以看出:「黎明現象」是半夜到清晨,血糖持續升高;「梭莫基效應」則是血糖半夜降低再大幅升高。因此糖友如果發現自己睡前血糖都正常,但晨起血糖卻異常偏高,可以試著在半夜 3 點量測血糖值確認是屬於哪一種現象。
造成「黎明現象」是因為糖尿病患的胰島素分泌不足,容易造成半夜血糖上升的狀況。可以透過以下幾點改善和預防:
而造成「梭默基效應」往往是因為半夜低血糖,讓身體為了預防血糖持續下降而讓血糖升高。因此要特別注意:
除了調整良好的生活作息,平時的自我監測也很重要。用智抗糖 App 記錄血糖、藥物、飲食與運動,在必要時能更快找到低血糖原因,也能讓醫療團隊快速了解你的狀況。許多醫院診所更會透過「連續血糖監測儀」找出半夜突然的低血糖,也是很不錯的方法唷!
讀完這篇文章後其他人也看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