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會常抽筋嗎?血糖高低與抽筋的關係

by admin

許多糖友都曾深受「抽筋」困擾,除了疼痛難耐之外,半夜發生的抽筋還會影響睡眠品質、造成慢性疲勞,長期下來甚至會影響到血糖控制的表現。其實「抽筋」與「血糖表現」息息相關,兩者會互相影響。今天就一起來了解糖尿病發生抽筋的原因,以及控糖狀況和抽筋的關聯性。

「體內乳酸和電解質不平衡」容易使鈣離子代謝異常,造成肌肉不正常的收縮,是引發抽筋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另外抽筋大多出現在足部、腿部並且好發於夜間躺臥、氣候寒冷的時候,這是因為長時間久坐、天氣冷或姿勢不良等,會使下肢的血液循環不良,提高抽筋的機率。

一般常聽到的「電解質不平衡」,其和體內主要的礦物質 (例如:鎂、鉀、鈉、鈣) 有關,當身體在運動、大量流汗、酗酒或隨著年紀增加,都可能發生脫水及營養 (礦物質) 不足、造成電解質不平衡,因此抽筋不單單只是因為缺鈣。

糖尿病容易抽筋的五個原因

糖尿病會常抽筋嗎?糖友容易抽筋的 5 原因及抽筋的預防方式

若慢性疾病控制不佳,可能會使電解質不平衡、血液循環不好或損害神經,這也是年長者或糖友發生抽筋的主要原因。詳細的因果關係如下:

  • 神經病變:隨著糖尿病病齡增加,神經容易因為高血糖而受損,這會使神經支配功能不良、容易引發抽筋。
  • 低血糖:嚴重低血糖會造成身體抽蓄、抽筋。若發生抽筋時也出現無力、虛弱感,建議盡快量測血糖、進行治療。
  • 足部病變:如果本來就有步行困難、跛足,且在行走時容易出現抽筋,就有可能是高血糖、高血脂造成足部病變所導致的。
  • 藥物副作用:有些血糖藥可能會帶來「低血糖」、進而引發抽筋。建議經常抽筋的糖友,可以主動詢問醫師和藥師,了解目前藥物的副作用。
  • 脫水:進行生酮飲食法或完全不吃澱粉,也可能會常抽筋,因為這些飲食法會讓身體輕微脫水,提高抽筋的機率。因此建議在執行特殊飲食前,要記得先與營養師討論及評估。

糖尿病該如何預防抽筋?

從上述的介紹可以知道血糖表現與抽筋的相關性,因此「做好血糖管理」正是糖友預防抽筋的不二法則。那實際上該如何執行呢?接著往下看!:

  • 維持血糖穩定:除了因高血糖造成神經、血管病變而引發抽筋外,低血糖也有可能引發抽筋,因此定期監測血糖並避免血糖忽高忽低是最重要的,建議讓血糖盡量保持在 70-180mg/dL 間。

糖友也可以配戴連續血糖監測 (CGM) 隨時查看血糖變化,提前預防劇烈的血糖波動。

  • 下肢做足保暖:足部、小腿本來就容易血液循環不良,是最常抽筋的位置。建議可以在睡覺時選擇穿著無彈力繩的厚襪來保暖會較安全。

許多糖友為了預防抽筋,會用熱水泡腳促進循環。但對於本身有神經病變的糖友來說是比較危險的方式,因為神經病變會造成足部對水溫不敏感、容易易發生燙傷,需要特別留意!

  • 攝取足夠礦物質:平時可以注意飲食中是否有足夠的鎂、鈣、鉀等,並多選擇富含鉀、鎂的深綠色蔬菜,以及牛奶、板豆腐等高鈣食物。大量流汗時也別忘了補充適量的電解質水、運動飲料。
  • 培養運動習慣:增加身體的心肺功能、血液循環、訓練肌肉平衡與彈性,都有助於預防抽筋的發生。運動時也要記得先暖身、結束後做伸展,並選擇適合的鞋襪與環境。
  • 睡前伸展運動:伸展運動可以放鬆容易抽筋的部位,拉伸時依照自己的的感受來調整強度,也可以使用滾輪、按摩球、彈力帶等工具輔助。
  • 避免過度脫水:戶外運動、泡澡、三溫暖、發燒、腹瀉等,都可能讓身體出現短暫的脫水,過度限制醣類的飲食、攝取過量酒精或咖啡因也會,建議遇到以上狀況時可以多補充水分。

小提醒:當抽筋發生時,可以輕輕揉捏抽筋位置附近的肌肉、幫助放鬆。接著將腿緩緩打直、稍做伸展,就能緩解疼動。以上動作都需要緩慢進行,避免強烈的肌肉拉扯造成疼痛唷!

抽筋的當下除了不舒服外,也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警訊。若事後發現抽筋的原因與神經、血管有關,那麼未來發生糖尿病足的風險也會大幅提升。提醒常常抽筋的糖友,可以在回診時主動詢問醫師足部檢查的結果,並且盡量讓血糖維持在標準範圍內,遠離抽筋不適的困擾。

文章來源:王思晴 營養師 編修審稿:智抗糖編輯團隊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