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臺灣糖尿病人口年鑑統計:截至 2014 年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已突破 220 萬;其中有 90% 以上為第 2 型糖尿病患者。為什麼「糖尿病」還有分類型?第 2 型糖尿病的定義又是什麼?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!
一般來說,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時,葡萄糖會無法進入細胞、聚集在血液中,使血糖濃度升高,造成「糖尿病」。
而糖尿病又可分為第 1 型和第 2 型:第 1 型糖尿病是因為自身胰臟的 β 細胞功能受損,使身體無法自行合成足夠的胰島素,造成血糖異常;而第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仍有能力製造胰島素,但因為以下兩種原因,所以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:
(一) 胰島素阻抗
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,會讓周邊組織對胰島素呈現阻抗現象,也就是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,進而造成身體內的細胞無法正常且有效的運作,讓葡萄糖順利進入到細胞內。
(二) 胰島素分泌量不足
年紀增長、胰臟功能衰退,都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量不足,一旦分泌不足便無法降低或代謝血糖,來滿足身體對於能量的需求,血糖也無法正常下降。
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發現,相較第 1 型,第 2 型糖尿病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等造成,因此除了胰島素治療外,仍有其他方式可以控制血糖,所以又稱為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」。
一般常見的第 2 型糖尿病症狀如下:
不過多數糖尿病患的發病初期,症狀都很輕微或是完全沒有症狀,難以及早發現。因此定期做血糖檢測,隨時留意身體的的狀況才是最重要的。
要了解是否罹患糖尿病,可參考圖表中的血糖的量測指標:
另外當出現顯著的糖尿病症狀 (三多一少) 時,也要儘早接受檢查和適當的治療。
通常在確診第 2 型糖尿病的前幾年,就會出現血糖異常的狀態,但往往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。因此要隨時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,查看是否符合以下危險因子、屬於高危險族群:
只要及早調整生活習慣、提前預防,還是能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。
第 2 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通常在 30 歲左右,但此疾病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。近幾年,青少年發病人口也逐漸增加:根據 2019 年臺灣糖尿病人口年鑑顯示,相較於 2008 年 ,20 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大幅增加了 44.5%。
這樣的現象,和現代人往往「高糖、高熱量飲食」及「運動頻率較少」的生活型態有關。因此糖尿病不再只是中老年的疾病,如果沒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即使是年輕人,也很可能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。
不論什麼年齡,學習在生活中降低致病危險因子,即時修正當前的生活習慣,才能及早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糖尿病與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腹部肥胖,合稱為「代謝症候群」,相互有一定的關聯性。因此當糖尿病病狀出現時,較容易併發其他疾病。
一般糖尿病症狀是逐漸慢慢發生的,當糖尿病症狀明顯出現時,多達 20% 的病患可能已有器官的併發症。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如下:
糖尿病若沒有適時的治療控制與自我照護,隨時間與疾病進展,可能會發生失明、洗腎、截肢等不可恢復的併發症產生。
除了醫護團隊的協助,若要有效且穩定的控制好糖尿病,自己也需要做以下的努力:
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上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控糖達人!除此之外,也可以多與有經驗的糖友討論、交流喔!
讀完這篇文章的人,也對這些主題感興趣…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