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肌少症?糖尿病與肌少症的關係

by admin

66 歲的阿花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,飲食都吃得很清淡,也因為牙齒不好,所以肉都不太吃,四肢很瘦;走一小段路,腳就會酸,因此也不太敢跟家人朋友到處去旅遊。最近阿花婆婆走路越來越緩慢,回診時才知道自己得到了肌少症…

一般來說,成年人的肌肉量 (又稱骨骼肌) 約占身體重量的 40%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肌肉流失的速度變快,到了 50 歲後,每年流失 1 – 2%;一過 60 歲,每年更會流失約 1.5 – 3%。當肌肉量減少,加上肌力減弱或行動能力變差,就是所謂的「肌少症」

為什麼會有肌少症?發生肌少症的原因

  1. 年齡:年紀越大,肌肉量會逐漸減少,便容易有肌少症。
  2. 缺乏運動:活動量不足,容易造成肌肉量下降,提高肌少症發生的風險。
  3. 蛋白質攝取不足:在飲食上,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一部份。當蛋白質攝取不足,或是整體的熱量攝取不夠,也都會加速肌肉量的流失。

肌少症的症狀介紹

「肌少症」除了降低獨立生活的能力外,也會增加骨折的風險,是銀髮族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:

  1. 走路緩慢:步行困難、緩慢。
  2. 握力下降:拿不動重物、擰不乾毛巾。
  3. 行動吃力:從椅子起身、爬樓梯變得困難。
  4. 反覆跌倒:一年中連續跌倒 2 次以上。
  5. 體重減輕:半年內體重減輕 5%,例如,原本 60 公斤,半年內無緣無故減少 3 公斤。

如果家中長輩或自己出現以上狀況,可能就是肌少症的初期症狀,記得及時尋求醫師協助、評估,並解積極治療,還是有機會能好轉。

判斷肌少症的方法

65 歲以上的銀髮族,除了定期觀察自己是否有肌少症的症狀,還能透過以下的方法,簡單評估是否有肌少症

  1. 兩手虎口握著小腿肚,如果空隙越大,有肌少症的風險就越高
  2. 使用 SARC-F 肌少症風險評估表

Q1. 拿起或搬動 5 公斤重的物品會感到困難嗎?

沒有困難 ( 0 分);有點困難 ( 1 分);非常困難 ( 2 分)

 

Q2. 走過一個房子會感到困難嗎?

沒有困難 ( 0 分);有點困難 ( 1 分);非常困難 ( 2 分)

 

Q3. 從床或從椅子上起身會感到困難嗎?

沒有困難 ( 0 分);有點困難 ( 1 分);非常困難 ( 2 分)

 

Q4. 走上 10 個臺階會感到困難嗎?

沒有困難 ( 0 分);有點困難 ( 1 分);非常困難 ( 2 分)

 

Q5. 過去一年中跌倒過幾次?

沒有跌倒 ( 0 分);1 – 3 次 ( 1 分);4 次以上 ( 2 分)

評估完後若總得分為 4 分以上(含 4 分),則有可能罹患肌少症。

肌少症與糖尿病的雙向關係

肌少症可能會影響糖尿病的血糖管理;而糖尿病也會提高肌少症的發生機會。

一般吃進去的含醣食物,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後,會藉由胰島素的幫助,將葡萄糖帶入肌肉細胞中利用,多餘的葡萄糖就會轉成肝醣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。當身體有需要時,肝醣就會從肝臟和肌肉中釋放,轉換成葡萄糖,提供能量。由此可知,當肌肉量愈少,葡萄糖儲存與釋放的能力就愈小,便容易造成血糖控制越不穩定喔

長期的高血糖,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,讓肌肉質量下降;也容易誘發氧化壓力,讓血脂、胰島素阻抗、糖化終產物(AGEs)增加,影響抗氧化能力,一旦這個能力下降,肌肉減少的機會也提高

預防與改善肌少症的兩大建議

藉由飲食和運動兩大方面,可以有效改善與預防肌少症:

預防肌少症可以從兩大方面著手,飲食方面建議糖友可以攝取充足熱量、維生素D與蛋白質;運動方面則建議同時做有氧,搭配肌力訓練來增加肌肉量。

飲食方面

  • 每日攝取足夠熱量:當熱量攝取不足,身體就會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質來產生能量,造成肌肉量的流失。
  • 攝取足量蛋白質:如果沒有腎臟相關疾病的人,蛋白質的攝取量建議 1-1.5g/kg,以 60 公斤的人來說,一天的蛋白質量約在 60 – 90 克,所以分到三餐每餐可以吃 20 – 30 克,約 3 – 4 兩的肉,建議可以選擇豆、魚、肉、蛋、牛奶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。
  • 補充維生素 D:當體內維生素 D 不足,容易造成肌力下降,黑木耳、深海魚、蛋黃、香菇中都含有維生素 D,適當的日曬或是直接補充維生素 D,都有助於肌力提升。
  • 選擇適口性高的食物:長輩可能因為牙周病等疾病,造成牙口不好。建議可以煮口感鬆軟的蒸魚、蒸蛋、燉豆腐等,以可以看到食物原形,但口感較軟的食物,來補充所需的營養。

 

運動方面

  • 有氧運動:例如健走、騎腳踏車等,每天至少 30 分鐘,建議糖友可以依自己的能力一次運動 30 分鐘,或是分批一次 10 分鐘,累積 3 次到 30 分鐘。
  • 阻力運動:可以 2 – 3 天做一次阻力運動,針對小腿、大腿、手臂等主要肌肉群來訓練,一組動作可以重複 8 – 12 次,增加肌肉量和肌耐力。像是手臂的部分,可以利用舉啞鈴,或是舉裝水的寶特瓶來做訓練。

如果你目前已經有符合肌少症現象,建議可以先找營養師做飲食評估,先了解可以如何改善,同時也詢問醫師有沒有不宜從事的運動,再制定運動計畫,開始運動。

另外,足夠的睡眠也有助於長肌肉喔!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,有助於青少年長高,也能刺激長輩製造肌肉、維護骨質健康,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。

我有糖尿病,該如何預防肌少症?

在飲食方式上,糖尿病與肌少症並不衝突。只要掌握均衡飲食的原則,就能同時兼顧糖尿病的血糖,並有效預防肌少症。不過同時有合併腎臟病的糖友,要記得留意蛋白質的攝取量;執行前,也可以先向自己的營養師討論唷!

讀完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…

參考資料:

  •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卷 第四期-肌少症簡介 / 吳蔓君
  • 糖尿病與肌少症 / 蘇景傑 主任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