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糖友在剛認識「糖尿病」這位朋友時,可能會因為陌生而感到害怕、憂鬱,長時間的憂鬱情緒就有可能造成憂鬱症。究竟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?糖尿病一定會得到憂鬱症嗎?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糖尿病與憂鬱症的關係吧!
憂鬱的情緒就是憂鬱症?認識憂鬱症的原因與症狀
憂鬱症就像是個無聲無息的訪客,可能會出現在任何時間或地點。目前台灣的憂鬱症人口大約佔總人口的 8.9%,憂鬱症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全世界需要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。那麼憂鬱症是如何發生的?我們可以如何判斷呢?
憂鬱症為什麼會發生?憂鬱情緒的來源
其實「憂鬱」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,一般來說是因為腦內神經的分泌物質失調造成,而失調的原因有很多,像是對自我要求高的人,可能會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,而感到壓力、自責。或是疾病帶給人的不安感、害怕疾病對生活造成的影響或改變。另外,曾經遭遇重大創傷,如:親人離世、失業、離婚的人,甚至懷孕時、生產後的賀爾蒙改變都有可能帶來憂鬱。
可以把「憂鬱」想像成一台車,當只有一輛車時,可以順利通過橋、暢通無阻。如果車子變多導致塞車,橋上就會變得又悶又擠,甚至癱瘓所有交通,車輛也不能順利的通過橋。所以「憂鬱」沒有被適當的排解,就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,造成「憂鬱症」。
憂鬱症有哪些症狀?自我檢測及早發現
憂鬱症的常見症狀如下:
1. 容易感到心情低落、負面,或是異常暴怒、無助絕望。
2. 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也不感興趣、活動力明顯下降。
3. 胃口不好、食慾不振或是暴飲暴食。
4. 失眠、睡眠品質不佳或是整天感到疲累、想睡。
5. 覺得人生沒有意義、產生罪惡感。
除了觀察是否有以上的症狀外,也可以拿起紙筆、利用憂鬱症自我評估量表來算算看自己目前的狀況:
註:輕度憂鬱者建議到戶外曬曬太陽、運動,釋放自己的壓力。中度或重度憂鬱者,建議找身心科醫師協助。
糖尿病與憂鬱症為什麼會互相影響?
糖尿病與憂鬱症有著雙向的關係:憂鬱症可能會造成糖尿病,相反的,糖尿病也會提高憂鬱症發生的機率。研究顯示,憂鬱症會將得到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兩倍。因為憂鬱症的症狀會讓患者減少外出、活動力下降和飲食不正常,也造成壓力性賀爾蒙增加,讓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,因此導致糖尿病的發生。
還有研究表示剛確診的糖尿病患與憂鬱症更具相關性。因為剛確診糖尿病時,容易因為擔心、害怕在無形中增加許多壓力,讓自己陷入憂鬱的情緒中,提高憂鬱症的發生。而病齡較長但血糖仍控制不好的糖友,也可能因為併發症導致生活和睡眠品質下降,讓憂鬱症的發生機率提高。因此糖尿病患比一般族群更容易得到憂鬱症,且大約有 25% 的糖友都有憂鬱症的困擾。
糖尿病血糖控制好預防憂鬱症
憂鬱症其實是一種疾病並不是一時的情緒,因此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觀念非常重要。針對剛確診的糖友,如果對於糖尿病有任何的疑問,都可以主動的與醫師和衛教師討論,因為越認識糖尿病,越能減少對糖尿病的恐懼。參加醫院舉辦的病友會或是與社群網站上的糖尿病社團交流,聽聽大家的控糖經驗分享,也能避免自己與糖尿病孤軍奮戰。如果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,可以觀察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型態是否需要調整。只要有心做改變,血糖的控制情況也會有所不同,更能改善併發症帶來的不適感。
家庭成員的支持也很重要,是控制糖尿病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。如果其他家庭成員能適時的給予糖尿病家人關心與傾聽,甚至陪伴一起回診,能讓糖尿病家人更願意做出改變、調整,血糖逐漸穩定、減少不安感後,就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的發生。
憂鬱症如何改善?傾聽的重要性
如果發現自己有輕微的憂鬱症現象,建議可以增加外出的機會,例如到戶外曬太陽、慢跑運動,幫助自己釋放壓力。在飲食上除了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外,也可以適量攝取富含色氨酸的食物,像是乳製品、豆製品、堅果等。色氨酸又被稱為「腦內的快樂因子」,可以幫助舒壓、讓大腦神經放鬆,有助於改善憂鬱的症狀。如果憂鬱症的狀況已經影響到生活作息,則建議尋求社會和醫療資源的協助,幫助自己改善憂鬱症的狀況。
延伸閱讀:小鬱亂入
雖然在面對疾病的過程中,心情往往容易受到影響,不過勇敢的尋求幫助、聽從專業人員或醫療團隊的指示、積極做出改變,還是能有效的預防和改善喔!如果是身邊的家人需要協助,也可以主動給予支持,陪伴家人一起度過人生中的各種挑戰。
當憂鬱來臨,讓我們為你傾聽:
- 全省「張老師」中心:直撥電話 1980
- 生命線:直撥電話 1995
- 董氏基金會:(02)27766133 分機 21~25
- 生活調適愛心會:(02)27593178
- 中華忘憂草身心促進協會:0800-885-115
資料來源:
1.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