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期來特別想吃東西?五招教你避免高血糖

by 王 思晴
經期來特別想吃東西?五招教你避免高血糖

月經來臨的前幾天,容易有頭痛、乳房脹痛、腹部悶痛、腸胃不適、嗜睡等症狀,其實正是許多女性熟悉的經前症候群症狀,但你知道月經前幾天的血糖波動也可能比平時更高、變化更劇烈嗎?讓我們一起跟著今天的文章,了解賀爾蒙對身體的影響,並且學習如何緩解經前血糖偏高的情況吧!

有研究指出女性經前的血糖基線可能會變高,智抗糖團隊配戴 CGM 連續血糖監測,發現即使是完全沒有高血糖或代謝疾病的女性,在月經前一週的血糖分佈比平時都稍微高一點,飯後血糖也比平時增加 10-20% 左右,因此針對平時血糖就比正常值還高的群族,會更需要注意月經週期與血糖變化的關係喔!

經前一兩天的血糖嗎指數會比較高喔

更年期對血糖有什麼影響?

雌激素和黃體素都是由卵巢分泌,是影響女性生理健康的重要賀爾蒙。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,黃體素則可以穩定子宮內膜、提供胚胎適合著床的環境。如果沒有懷孕,這兩個激素濃度會有週期性的高低變化,進而形成每個月固定報到的月經。

雌激素與黃體素除了影響生理週期外,也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度一般情況下,在非月經期間的雌激素濃度較高,能夠稍微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,幫助血糖維持穩定。當月經週期接近時,雌激素會慢慢減少、而黃體素的濃度則逐漸增加,黃體素濃度比較高時,則會降低胰島素敏感度,反而不利於血糖穩定、容易發生經前血糖偏高的問題

經前血糖變化,在月經前一兩天,血糖波動會特別劇烈。

月經來的前一兩天通常是體內黃體素濃度最高的時候,因此這段期間的血糖基線和飯後血糖更容易偏高,這個現象會持續到月經來的時候,這時黃體素濃度就會快速下降,胰島素敏感度會逐漸回升,血糖也會慢慢下降至正常值,少部分的女性甚至會因此出現血糖偏低的情形。

避免經前高血糖的五大飲食技巧

月經來的前幾天,荷爾蒙變化容易使食慾增加,這時我們可能特別想吃甜食,但因為此時的胰島素敏感度不佳,血糖可能更容易高到超過標準值。如果想避免生理期飯後血糖過高,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穩定血糖:

  1. 調整正餐的澱粉量:將飯量調整為平時的 2/3 或 1/2 倍,同時增加肉類、雞蛋、豆腐等蛋白質食物和蔬菜的份量。
  2. 調整進食的順序:先吃菜、肉,再吃米飯或麵條等澱粉,延緩醣類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  3. 選擇小份量甜食:如果嘴饞忍不住想吃甜食時,可以選擇小份量包裝的甜食,例如一小片巧克力、一包沖泡式可可。
  4. 放慢進食速度:除了份量限制外,細嚼慢嚥也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。
  5. 增加飲水量:月經來之前若有下腹不適感,喝溫熱水除了可以緩解症狀外,也能幫助血糖平穩。

更年期對血糖有什麼影響?

進入更年期後,卵巢分泌雌激素及黃體素的能力衰退,兩種賀爾蒙的濃度會慢慢下降,使月經逐漸減少至停止因此這段期間血糖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形,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等相關風險者,需更頻繁檢測。

此外,女性完全停經的時間點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。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,雌激素降低有可能會使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機率增加,因此較早停經、或是已摘除子宮、卵巢或有卵巢衰竭的女性,都需要特別注意進入更年期後的血糖變化喔!

經前症候群如何改善及預防?

想要改善經前症候群及經前血糖偏高的問題,可以藉由以下三種方式,降低高血糖對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:

  • 固定且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除了會讓免疫力下降、經前的不適症狀變嚴重外,也會使食慾增加、肌肉不易合成,最終導致血糖偏高。建議睡眠品質不好的人睡前減少使用 3C 產品、營造舒適的休息環境來改善睡眠。
  • 規律的運動習慣降低體脂、提升肌肉量皆有助於血糖代謝,除此之外,運動也能幫助舒緩壓力、維持情緒穩定及提升免疫力,能有效減緩經前症候群的不舒服症狀。
  • 健康的紓壓管道:壓力過大除了容易暴飲暴食外,也會使血糖容易偏高,可以透過冥想、芳療、瑜伽或培養其他興趣愛好抒發生活中的壓力,避免把飲食當作唯一的紓壓管道,才是比較健康的方法喔!

經期對女性的血糖的影響有個體差異、每個人的反應程度也不同,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為每個月的荷爾蒙變化不同、而有不一樣的血糖反應。如果是患有糖尿病前期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,建議增加月經前及月經期間的血糖量測次數,或是考慮搭配「14天血糖探索計畫」,透過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觀察整天的血糖波動狀況,即使是生理期間也可以安心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形喔!

參考資料:

  1. Brand JS, van der Schouw YT, Onland-Moret NC, et al. Age at menopause, reproductive life span,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: results from the EPIC-InterAct study. Diabetes Care. 2013;36(4):1012-1019. doi:10.2337/dc12-1020
  2. Luo J, Manson JE, Urrutia RP, Hendryx M, LeBlanc ES, Margolis KL. Risk of Diabetes After Hysterectomy With or Without Oophorectom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. Am J Epidemiol. 2017;185(9):777-785. doi:10.1093/aje/kwx023
文章來源:王思晴 營養師 編修審稿:智抗糖編輯團隊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