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小姐確診第 2 型糖尿病後,決定好好忌口、晚餐都只吃沙拉,卻沒想到越是忍耐越容易失控。累積已久的飢餓感與上班的壓力,都讓她忍不住拿起手邊的餅乾,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!吃完甚至有罪惡感,反覆出現的「情緒性進食」也讓血糖表現越來越不穩定。什麼是「情緒性飲食」?該怎麼改善?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!
當身體能量不足時,大腦下視丘會釋放出「飢餓感」的訊號,但我們偶爾也會出現「明明肚子不餓,卻想吃東西」的狀況。這種更偏向「想吃點什麼」的進食訊號,就稱為「情緒性進食」。大多會受心情好壞、壓力大、環境誘惑等心理因素所影響。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常把「吃」當作一種犒賞,這也讓「情緒性進食」漸漸成為飲食失調、肥胖、血糖異常的原因之一。而對需要管理飲食的糖友來說,更要注意情緒性進食對血糖控制帶來的影響。
當睡眠不足時,控制食慾的荷爾蒙「瘦體素」濃度會下降、提高食慾;同時醒著的時間變長,也容易增加進食的機會,因此「吃宵夜」的習慣也可能和睡眠不足有關。
睡不好更會造成身體疲勞,較難執行運動或長時間勞動,使得整日活動量偏低,熱量與血糖的消耗也相對較少。由此可知:睡不好的人血糖和體重會比睡好的人更容易失控。如果一直找不到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,不妨先檢查睡眠狀況。
研究指出:承受壓力或感到孤獨時更容易想吃東西,且常常會選擇「療癒食物 (Comfort food)」。
這類食物通常和美好經驗、生活環境有連結,可能是家鄉小吃、與好友相聚時必吃的炸物,或是能帶給大腦愉悅感的甜點、飲品。當我們吃東西是為了「填滿心靈空洞」時,便容易落入暴食的陷阱。對經常情緒性進食的人來說,判斷當下是「肚子餓還是心理上想吃」是非常重要的,以避免肥胖與三高找上門。
曾有糖友為了避免血糖上升而過度限制飲食,但這樣不見得對血糖管理有幫助,甚至當「飲食」與負面產生連結時,可能引發身心症狀,嚴重的話更會演變成厭食症或暴食症。
其實糖友什麼都能吃,只要記得飲食均衡並規律量測血糖,多多觀察是否需要即時調整份量和進食順序,並不需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。
你曾經為了該怎麼吃而煩惱嗎?推薦你加入「14 天 CGM 控糖入門班」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儀 CGM,搭配智抗糖 App 來記錄飲食、查看個人分析報告,找出影響血糖變化的餐點。
有相關困擾的糖友,可以先試著找出影響情緒的原因,再慢慢調整正確的飲食習慣:
建議每天睡滿 6-8 小時、睡前避免看 3C 產品,挑選適合的寢具或在睡前做簡單的伸展,都有助於增加睡眠品質。
減少家中零食、泡麵等「療癒食物」的量,或把這類食品收在不容易拿取的櫃子中,避免情緒來的時候隨手就能取得。
在忙碌的生活中留一點時間給自己,進行一些有助於減緩壓力的運動。例如冥想、瑜珈、靜坐,都是相對健康的舒壓方法。
感到壓力時,可以向親近的家人朋友傾訴,獲得正面支持,減少獨自面對疾病與壓力的負面情緒。如果身邊沒有適合的對象,也可以選擇加入實體或線上的病友支持團體。
容易受到外部壓力而情緒性飲食的糖友,可以選擇規律的記錄飲食。在吃東西前先拍照、打字或手寫資料,都有助於自己「緩一下情緒」、減少吃到非預期食物的次數。
有時親朋好友會急著提供糖友各種飲食建議,但是觀念不見得正確。糖友只需記得:和醫師、衛教師討論的過內容,才是最適合自己的;充實自己的衛教資訊也很重要,能幫助你更從容的選擇飲食唷!
情緒壓力會影響對食物的選擇,而工作、人際相處或生活雜事都可能是淺在的壓力來源。找出原因並試著改善,便有機會擺脫情緒性飲食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大家在食物面前保持冷靜,選擇最適合當下狀況的食物,獲得更好的控糖表現。
讀完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…
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