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臟脂肪是什麼?內臟脂肪的標準是多少?脂肪聚集在腹部周圍較容易形成內臟脂肪,如果超出標準容易導致脂肪肝,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。為什麼會形成內臟脂肪?要怎麼消除內臟脂肪?今天就帶大家認識內臟脂肪高的原因,以及透過飲食減少內臟脂肪的方法。
人體的脂肪有分成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和血脂肪,三種都是人體必需的脂肪,可以幫助維持人體正常運作。
內臟脂肪不像體重一樣容易測量,因此也更容易被我們忽視。內臟脂肪一般需在醫院透過電腦斷層、DEXA 或核磁共振等方式才能準確量測。而市面上有些體脂機雖然標榜可以量測內臟脂肪,不過主要是透過電阻的方式間接推測,誤差通常比較大,僅適合作為參考。
標準的內臟脂肪指數落在 1-9,如果數值落在 10-14 間則代表內臟脂肪偏高,要注意可能有脂肪肝的問題,而如果內臟脂肪超過 15 就屬於內臟脂肪過高的危險等級,建議需要尋求專業醫師協助,進一步追蹤檢查。
內臟脂肪高主要與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內臟脂肪增加的因素:
除了上述的原因外,也有一部分與基因遺傳有關,有些人天生體質會比較容易在腹部堆積脂肪,因此更需要養成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,幫助減緩脂肪堆積的程度。
大部分內臟脂肪高的人,外觀可能呈現出腹部肥胖的現象,如果男性腰圍超過 90 公分、女性超過 80 公分,可能就有內臟脂肪過多的風險,同時也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指標之一。目前有不少研究指出,內臟脂肪過高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,像是:
如果發現自己內臟脂肪超標,或是腰圍已經超出標準範圍,建議要開始執行減脂計畫。除了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,增加肌肉量與提升基礎代謝率外,從源頭下手調整飲食內容更是一大關鍵。
低醣飲食是透過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,並補充優良的蛋白質和油脂來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,能有助於降低血糖的波動、減少脂肪的合成,也可促進身體利用脂肪來產生能量,達到減脂減重的效果。
如果想要採用低醣飲食法,建議一天碳水化合物攝取維持 50-130 克或占總熱量的 10%–45% 之間。此外,也鼓勵可以用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醣類 (例如:全穀雜糧類、蔬菜、水果) 替代精緻醣類 (例如:麵條、白飯、白麵包) 等,減少因為精緻醣類造成血糖劇烈的波動,幫助達成減脂的目標。
調整完飲食內容後,要怎麼知道自己的調整方向是否正確呢?透過 CGM 連續血糖監測,可以隨時查看自己一整天的血糖變化,更可以從中觀察出自己的每一餐飲食對於血糖的影響。
運用連續血糖監測,搭配「14 天血糖探索計畫」,能深入血糖數據、整理出個人化的分析報表,不只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血糖穩定度,也能用來驗證飲食調整的成果,讓減脂計畫更輕鬆!體重與血糖管理建議及早開始,讓我們一起學習正確的飲食方法,遠離大肚腩、小腹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