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用藥 – 認識促胰島素分泌劑

by
糖尿病用藥 - 認識促胰島素分泌劑

糖尿病藥物的作用百百種,其中降血糖藥就有八大治療機轉,俗稱八爪章魚,而其中的促胰島素分泌劑能幫助糖友刺激胰臟,促進胰臟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,今天就帶各位糖友認識這一支章魚的觸角 – 促胰島素分泌劑。

 

認識促胰島素分泌劑

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幫助葡萄糖被細胞利用,一旦胰島素分泌不夠,就會讓葡萄糖無法被順利吸收,使血管中充滿過多的糖造成血糖失衡,形成糖尿病。而促胰島素分泌劑可以幫助胰臟繼續分泌胰島素,其主要分成磺醯脲類與非磺醯脲類。

磺醯脲類:主要作用是與胰臟 β 細胞的磺醯脲類受體結合,刺激胰島素分泌。磺醯脲類藥品的吸收效率比較慢,但作用時間長,主要用來降低餐前血糖。

非磺醯脲類:非磺醯脲類藥品針對胰臟 β 細胞中的磺醯脲類受體作用,與受體的不同部位結合後,可以刺激胰島素的分泌,其吸收效率快、作用時間短,主要功用是降低餐後血糖,服用後 10-15 分鐘就開始作用,1 小時內達到高峰,建議糖友要隨餐服用,避免血糖過低的情形發生

促胰島素藥物的種類:磺醯脲類與非磺醯脲類

常見的促胰島素分泌劑藥物名稱

促胰島素分泌劑問世已久,藥物種類繁多,以下提供常見的藥物學名和商品名給大家參考:

磺醯脲類(作用時間較長,通常一天服用 1-2 次):

1. Gliclazide(岱蜜克龍持續性藥效錠)

2. Glimepiride(瑪爾胰錠)

3. Glibenclamide(德爾胰錠)

4. Glipizide(減糖尿錠)

 

非磺醯脲類(作用時間短,通常一天服用 3 次,隨餐服用):

1. Repaglinide(諾和隆錠)

2. Nateglinide(使糖立釋錠)

3. Mitiglinide(快如妥錠)

 

促胰島素分泌劑的副作用

由於促胰島素分泌劑的幫助,醣類食物被吸收利用的比例提升,這時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醣類食物,很容易產生低血糖的情形;不過,糖友如果因為擔心血糖過低,補充過量的醣份,反而可能導致血糖上升過高,讓醫生不得不增加劑量,惡性循環下除了擾亂血糖穩定度外,體重也可能因此上升。

因此,建議服用促胰島素分泌劑的糖友,同時要記得搭配血糖監測,以此調整飲食,糖友們可以利用自己服藥期間的血糖數據,和營養師或醫師討論該如何調整飲食習慣,讓促胰島素能夠有良好的發揮,同時避免可能的副作用。

 

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的注意事項

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的糖友,通常胰臟還能分泌一定份量的胰島素,而如果糖友本身的胰臟功能已經退化到剩 10% 以下,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對於血糖下降幫助就不大。

磺醯脲類的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在肝臟代謝,再由腎臟或膽道排出,所以肝、腎功能不佳的糖友,有可能會出現藥效增強、時效延長的現象,增加低血糖的風險,需要特別留意。非磺醯脲類主要在腎臟或由膽汁排出,腎功能不佳的糖友也要多留意,同時也記得不可以將兩種藥物一起使用。

控制血糖藥物的機轉有很多種,每個人適合的不見相同,所以多認識藥物的種類,就可以多與醫療團隊溝通,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處方。
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