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喝水能降低血糖嗎?「這時間」喝水最有用!

by 陳宜萍
多喝水能降低血糖嗎?「這時間」喝水最有用!

想要避免高血糖、維持血糖穩定,除了飲食、運動及藥物管理,每天喝足夠的水分更是控糖關鍵。看似只是稀鬆平常的習慣,其實喝水不只能幫助身體代謝,更與飽足感、進食速度、甚至整體熱量和醣類的攝取息息相關!

水喝不夠,可能會增加高血糖風險

根據美國《Diabetes Care》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,每日飲水量少於 1000 毫升(約四杯)的族群,在未來出現高血糖的風險相對較高,也就是說,每天的飲水習慣正默默地影響你的血糖變化!

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,因此不少糖友會認為「喝水太少讓血液變濃稠」是導致血糖升高的主因。但其實,在還未到嚴重脫水的程度時「少喝水」與「高血糖」之間的關聯更多是來自整體生活習慣的影響。比如說:水分攝取不足的人,容易選擇喝含糖飲料來解渴,同時可能伴隨著缺乏運動、熱量攝取過多等問題,這些生活習慣加起來,就有可能讓血糖悄悄攀升!

血糖過高時更需要注意水分補給

血糖過高時,身體會透過大量排尿來釋出多餘的糖,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、控制血糖,身體會更進一步脫水,使血糖升得更高,進入「血糖高 → 利尿 → 脫水 → 血糖更高」的惡性循環,最嚴重可能會出現血糖高過 600mg/dL 以上的高滲透壓高血糖症(HHS),造成意識模糊,嚴重時可能會引發休克、生命危險。

高滲透壓高血糖症(HHS)較常見於無法確實表達口渴、飲水需求的長者,但這類型的高血糖急症不是只發生在長者身上,年輕的糖尿病族群若水分攝取過少、血糖疏於控制,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。

喝多少才算足夠?能以茶或湯替代嗎?

一般建議的喝水量建議以體重(公斤)× 30(mL)來估算,以一位 60 公斤的人來說,大約是 1800 mL,可以用一天 8 杯水(一杯約 250mL)來安排飲水計劃。而碰到運動日、出汗較多或待在冷氣房一整天時,記得要額外增加水分的攝取量,避免脫水。

原則上,只要是無糖或低熱量的液體,都可以納入一天的水分總量,不過對於糖友來說,白開水仍是最好的選擇,由於含糖飲料或湯品會增加額外的醣量與熱量,若以大量無糖茶或咖啡代替白開水,也容易因為咖啡因過量而導致睡眠品質大打折扣。

如何評估水喝得夠不夠?

可以從尿液顏色來判斷當天的飲水量是否足夠:

  • 無色透明:代表水分足夠,不用過度補充
  • 淺黃色:水分攝取適量,照一天的建議量補充即可
  • 黃色:輕微缺水,建議增加當天的飲水量
  • 烏龍茶色:脫水狀態,需盡快喝水以補充水分
  • 濃茶色:嚴重脫水狀態(1-2 天未補充水分),此時透過腸胃道吸收水分也不一定來得及,無法單靠喝水來補充,必須盡快就醫
如何評估水喝得夠不夠? 可以從尿液顏色來判斷當天的飲水量是否足夠

為什麼喝水反而越喝越渴?

有些糖友在開始認真「多喝水」後,反而會在大量飲水後出現輕微的口渴感,這是因為身體在輕度脫水狀態又大量補水時,會短暫改變電解質濃度,讓頭腦感覺到「渴」。這時候不需過度擔心,只要改為「慢慢喝、分次補」,通常幾天內就會改善。

但是,如果「越喝越渴」的情況持續超過數日,就需要留意看看身體狀況喔!

什麼時候喝水比較合適?

比起「渴了再喝水」,養成固定的飲水習慣更能輕鬆達到每日目標,總是喝不到目標水量的糖友不妨試著:

  • 起床後先喝 1 杯水
  • 每餐搭配 1 杯水,有助於放慢進食速度
  • 每餐的餐後各補充 1 杯水,也有助於增加飽足感、減少吃點心的機率
  • 洗完澡喝 1 杯水,洗澡後身體通常會感到輕微缺水,此時補充水分能讓身體降溫並感到舒適。

照著上述的飲水目標執行便可以達到一天 8 杯水(2000mL)的飲水量,但需特別注意睡前兩小時內需避免大量飲水,以免半夜出現尿意而頻繁起床,影響到睡眠品質。

除了一天 8 杯水的目標量,運動或戶外活動會使體溫升高及出汗,這種情況下除了每日 8 杯的飲水量外,可以再這樣補充:

  • 運動前 30 分鐘喝 300–500mL(1-2 杯水)
  • 運動中每 15 分鐘補 100–150mL
  • 運動後再補約 200mL,幫助身體散熱,恢復正常代謝

喝水雖然不會直接降低血糖,但能透過維持身體代謝、增加飽足感及避免攝取過多糖分與熱量,來幫助糖友穩定血糖,在血糖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大家不妨試著就開始調整喝水的習慣,也許會對身體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喔!

 

參考資料:
Ronan Roussel, Léopold Fezeu, Nadine Bouby, Beverley Balkau, Olivier Lantieri, François Alhenc-Gelas, Michel Marre, Lise Bankir, for the D.E.S.I.R. Study Group; Low Water Intake and Risk for New-Onset Hyperglycemia. Diabetes Care 1 December 2011; 34 (12): 2551–2554.

立刻下載智抗糖App

Related Posts